善待批评 |
作者:许永才 临安新闻网 更新时间:2013年05月02日 15:25:32 星期四 |
中央新的领导集体,为改变作风,提出了约法“八章”。在许多“警言”中,特别提到了被人们淡忘的“对中国共产党而言,要容得下尖锐批评”。目前各级政府在作风建设中正在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,以改进自身作风上存在的问题。 当前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“庸、懒、散、慢、奢”的不正之风,严重影响着执政为民,务实为本的宗旨。因此,在作风建设中,细查自身存在的问题时,要动真碰硬、抓铁有痕的劲头和刺刀见红的精神,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。人往往“睫在眼前常不见”,看不到自己的问题,如不能善待批评,作风建设很可能像一场阵雨,雨过地皮湿,旱像难解除。 谁都明白,人离不开空气和水,同样,也离不开批评与自我批评。离开前者不能生存,离开后者,缺点、错误难改掉。乔布斯说:“犯错误不等于错误。从来没有哪个成功的人没有失败过或者犯过错误,相反,成功的人都是犯了错误之后,做出改正,然后下次就不会再错了。他们把错误当成一个警告而不是万劫不复的失败。从不犯错意味着从来没有真正活过。”当今社会道德失范,人生观、价值观扭曲,在作风上的表现就是“庸、懒、散、慢、奢”的问题。原因是多方面的,但党的观念淡薄,组织生活不正常,缺乏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亦是重要原因之一。时下,有一股“言善之风”:人之善说得,说过头了也不怕,锦上再添花,人人皆欢喜;人之恶说不得,得罪人的事不能干,能缄默即缄默,该闭口即闭口,君子不道人之恶,实在躲不过,那就来点鸡毛蒜皮。七十多年前,毛泽东在《反对自由主义》中批评过这种做法,然而积弊难除,某些人至今仍我行我素:替人表功时,溢美之词滔滔不绝;反之,指出缺点错误时,都讳莫如深,舌拙口讷。任由“庸、懒、散、慢、奢”的歪风邪气横行。更甚者,对以权谋私、卖官买官、贪污腐化、行贿受贿等心知肚明的、构成犯罪的腐败行为,也睁眼闭眼;对违法乱纪,不闻不问。有的人为自己官位升迁,对以上这些现象,不但不批不揭,还吹他拍他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钓鱼不着,心中不悦。随从的才子解缙当场赋诗:“数尺丝纶落水中,金钩抛去永无踪。凡鱼不敢朝天子,万岁君王只钓龙”。当今社会这样拍的人还少吗? 作为一忠诚正直的共产党员或党外人士,应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,有敢道人之恶的勇气,对那“人之恶”——不管是什么人的恶——要敢道、敢批评、敢揭露。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,就不怕“言人之不善,招来后患何?”舍一己之利而为党风正,为世风清,为天下公,值得! 但遗憾的是,现在有的干部,讲功很好做功很差,理论不联系实际,这是对纠正不正之风的一个致命弱点。有的人在台上挞伐不正之风,慷慨激昂,声色俱厉,可一到台下则我行我素,继续干那损公利己的勾当。也有的人,嘴上也说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问题这个大道理,但行动上却压根儿不去对号。 纠正不正之风,贵在人人从自我做起。言行一致,贵在行动,这是我们党取信于民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做到言行一致,现在已到了彻底根除“语言的巨人,行动的矮子”陋习的时候了。 现在每年纪检、政法部门年终总结工作时都说,办结案件比上年增加百分之几,取得了很大成绩。但这个成绩越大,却说明党风、党组织的生活越不正常。人民愿意看到的是要把历年的案件递减而不是递增的成绩。要建立和谐社会,首先就要整党风,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。 但现在批评者与被批评者,都存在着认识问题,特别是有的同志受到批评而失态。闻过则怒,闻过则跳,火冒三丈,打击报复。所以批评者在批评人时胆小如鼠,存在着“四怕”:分寸掌握不好怕人接受不了,怕弄出新的疙瘩影响团结,怕给穿小鞋,怕丢选票。因此,采取事不关己,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自由主义态度或采取调和折衷随风倒的态度。 其次是偏激症,当意见达到饱和点,实在压不住时,头脑往往不冷静,走向另一极端,即偏激情绪。恨不得叫他进铁窗高墙,将其一棍子打死。而缺乏和风细雨,摆事实讲道理和耐心说服的方法。 作为受批评者,作者认为应力争做到: 一是闻过则喜、有欢迎别人“挑刺”的愿望,有引火烧身、敢于自己揭短的风格。如怕丢面子而护短,结果是越护越短。为人民的利益而揭短,会越揭越进步,会使短变长。古人说得好:“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”。要懂得那些恭维你的人,不一定真心拥护你,而那些敢于“挑刺”的人,倒是可能是真心拥护你的人。 二是要一分为二看自己。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”。有过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文过饰非。一个共产党员应有宽阔的胸怀和气度。听到批评当表扬,逆耳之言顺耳听。否则会将意见积为成见,怨气积为怨恨。古人说得好:“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”。 三是听到带刺的批评,要坐得住,听得进,心要宽,肚要壮,万不可它有刺,就讨厌它,害怕它。否则长此下去,就会耳目闭塞,神志不清,看不到自己的短处,只看到长处,这样就不能做到防微杜渐。古语说的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”就是这个道理。因此,切忌受了批评就演“四步”曲:脸红耳赤、心跳加速、脖子发硬、坐不住板凳。采取你踢我一脚,我回你一拳,针锋相对,寸土不让的态度。并且说些难听、挖苦的话,进行人身攻击,动肝火来回敬别人,缺乏听取和包容不同意见的雅量。不能从批评意见中汲取智慧,认识不到批评、甚至带刺的意见,可以使我们昏昏欲睡的头脑清醒过来。 但作为批评者亦要注意方法。“良药苦口”是人们常用来规劝人听取批评的警句。批评人我们主张和风细雨,当然,这中间个别人也难免稍微激烈一点,但总的倾向是要把病治好,真正要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。批评的实践和效果,是检验批评动机的标准。毛主席早就指出: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,不问效果,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,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。 有的同志说,批评要尖锐,提意见要带刺。不错,开展批评就是要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而要直截了当,不讲客气,尤其是对病重的同志,“就是要重重地给患者一个刺激,向他大喝一声,说:‘你有病呀!’使患者为之一惊,出一身汗,然后好好叫他治疗”。对个别甚至还要动手术、切开脓包、割去毒瘤,这样做是必要的。 但有的同志简单、粗暴,批评不讲究方法,不管别人能否接受,这样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。这如治病,药味太苦,有的病人咽不下,即使硬灌下去,又吐出来,药再好又有什么用? 我们主张对症下药,要针对不同的批评对象,讲究批评方法,顾及批评效果。制药厂在制作太苦的药丸时,往往在药的外面加一层糖衣,患者服时就不感到怎么苦,用不着憋气皱眉,这叫做甜在口而苦在内,药力只发挥在病上。我们批评同志的时候,难道不也可照此办理吗?攻其一点,不及其余,或者以势压人,那是一种事与愿违的做法。 (作者为原临安人民法院院长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