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花帮帮团调解员朱纫频访谈 |
作者: 更新时间:2018年08月04日 16:52:40 星期六 |
访谈者简介:朱纫频,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人,1989年7月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后,在临安中学任教。2003年调区委党史研究室党史科,曾担任党史科科长。主持编撰《南下临安》等近二十部书籍。撰写的多篇资政文章在省、杭州市级刊物发表。曾被评为省、杭州市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。2017年3月加入“山花”帮帮团,成为第一批“山花”。 访谈内容 小编:朱老师,您好。我是临安法院微信小编,很高兴能有机会采访您。我知道您是在区委党史研究室工作,当初为什么会加入到“山花”帮帮团呢? 朱纫频:长期以来,一直比较关注电视上家庭纠纷的调解,我想要像“钱塘老娘舅”“娘家姐妹花”们那样,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于是业余时间,我积极参加关于家庭婚姻知识的培训,并取得了国家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证书。后来加入“山花”帮帮团,开始参与法院民事调解。 小编:您第一次参与调解的感受? 记得第一次“帮帮团”群里发布案情时,我觉得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不够,一度胆怯,不敢直接参与法院的调解工作。于是我就以旁听者的身份,认真观摩法官和其他调解员是如何引导当事人理性、合法解决纠纷。在调解过程中,作为旁听者的我,也试着从中做当事人的工作,最终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努力下,顺利解决了纠纷。那一天,跟着法官和调解员,我学到了很多调解的方法和技巧。 小编:听说您参与了多起案件的调解,哪次调解最令您印象深刻? 朱纫频: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一对小学老师的离婚案。夫妻两人有一个才周岁的孩子。但长期以来,双方因为性格、观念、理念等琐碎家事不合导致家庭矛盾不断升级,双方父母参与其中。面对这样一个案件,我们首先分头找当事人了解详情,争取做通双方的工作,达到调和的结果。期间,我以身说理,讲述自己几十年来是如何处理婆媳关系、妯娌关系,以及如何协调双方家庭的生活习惯、生活理念等问题。在对待孩子的抚养和探视等问题上,我们始终本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。期间当事人的思想反复了几次,最终才得以调解。 小编:您与法官一起参与调解,您对他们的印象? 朱纫频:与法官们合作之后,我深深的体会到法官们工作的辛苦,每天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家庭琐事,他们总是不厌其烦、耐心细致的倾听、析理、调解,在平凡的岗位上,默默的坚守着、无私的奉献着,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钦佩,向法官们致敬! 小编:您对“山花”帮帮团的寄语? 朱纫频:俗语说“宁拆十座庙,不毁一门亲”,家事调解重在修复家庭关系,促进家庭和睦,这也是帮帮团成立的初衷。我认为要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,仅凭一份热情与一颗爱心是远远不够的,还要不断加强学习,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,掌握更多的调解方法。我希望可以通过“山花”们和法官的共同努力,修复伦理关系,让更多家庭重归于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