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法院概况 统计数据 新闻中心 审判动态 执行信息 法庭聚焦 法院文化
欢迎访问临安人民法院网站:今天是:  
您现在的位置: 媒体聚集 > 媒体聚集

杭州“微法庭”共融推进社会治理

作者:陈东升 王春 吴 攸  法制日报  更新时间:2020年01月12日 09:25:00 星期日

位于浙江杭州临安东南的上田村,在这里,“耍枪弄棒是高手,笔砚之间亦风流”的文化源远流长。上田人身怀真功夫,心中向往和谐,即便是在一枚小小的“微法庭”logo中也充分表达:圆形意味着包容,握手代表着中国传统“以和为贵”的思想,天平是对“公开、公平、公信、公正”的追求,树苗寓意着新生,也代表着把矛盾消弭在萌芽阶段的信心,小角代表着插上了互联网翅膀,随时随地为村民服务。

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斯金锦向《法制日报》记者介绍,“微法庭”是法院参与系统治理、依法治理、综合治理、源头治理的有效抓手,它的功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审判调解,更像一个缩小版的法庭,通过“互联网+综合法律服务”,建立完善线上线下解纷渠道,将诉讼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基层,打通司法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助推“枫桥经验”由传统方式向智慧方式升级。截至目前,杭州已设立160多家“微法庭”。

矛盾纠纷就地化解

上田村不仅诞生浙江第一家文化礼堂,也诞生了第一个“微法庭”,就设在村委会办公室,可谓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,设置了“浙江移动微法院”“浙江ODR”和网上立案平台的代办点,由村里年轻干部专门负责协助村民注册认证和指导使用,村民不出村就能完成自主立案、法律咨询、纠纷调解和申请司法确认等全流程诉讼服务。

2019年8月,上田村两户村民因为修围墙产生争执,大热天里,其中一方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,从而导致矛盾升级。死者家属多次找到对方,要求高额赔偿。

村党支部书记潘曙龙说,按照以往的经验,如果没有第三方介入,后续可能会发生“抬棺”等导致深仇大恨的过激行为。这样复杂的案件,村委会参与调解也只能是火上浇油,帮任何一方说话都会被另一方指着鼻子骂偏袒。

于是,潘曙龙立马想到“微法庭”。按照“村民的纠纷由村民调,当地的案件由当地调,复杂的纠纷由法院指导调”的思路,他联系了临安法院“上田微法庭”联络员。8月6日,临安法院的员额法官袁书月、石磊便驱车前往上田村,与派出所、综治办、村委会共同参与案件调解工作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,两位法官从法理、情理等方面耐心细致地做了讲解、疏导,双方当事人的态度从剑拔弩张转为心平气和,就前期丧葬事宜达成一致。

法院人力有限,搭建多元解纷机制才能将“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。于是,临安法院聘任当地群众基础好、社会威望高的“领头雁”式党员村干部或乡贤为特邀调解员,发挥他们社情民意熟、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优势,就地调处村民之间发生的纠纷。

临安法院“微法庭”办公室主任陈艳菊说,特邀调解员熟悉村情,在送达上也给法院帮了不少忙,有些法院无法送达的人员,只要和他们提起来,保准说出当事人的近况和能够通知、送达的方式。

下转第三版

上接第一版

今年以来,特邀调解员、基层网格员共参与送达案件53件,成功38件,送达成功率71.7%,并协助执行案件调查166件,帮助法院查询人员和财产线索,在此基础上,部分被执行人主动来法院协商化解。

在“微法庭”受委托调解的矛盾纠纷中,临安法院发现,在社区物业纠纷体量较大,在临安西北部的昌西和昌北地区纠纷则主要与山核桃买卖有关,而东部企业较多地区则涉及商业纠纷多。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,法院先期委派当地镇街、村社进行诉前调解,帮助修复破裂的人际关系。同时,法院根据属地特点设置特色调解室,开展有针对性的委托调解。

智能平台延伸驻村

法院有很多便民智能平台,但由于在农村地区宣传不够,加上部分老年人、务农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不高,导致不敢用、不会用智能平台,对平台将信将疑。

“最开始我也不懂‘微法庭’是什么,法官手把手教会我,我才知道这个平台作用可大了。”潘曙龙说,他现在“身兼数职”,不仅是村支书、特邀调解员,更是“微法庭”传播大使,肩负给村民们普及法院智能平台的重任。

他回忆起不久前自己通过“微法庭”调解成功的一起离婚案件,感慨道:“这件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,是当事人主动申请要求使用‘微法庭’进行调解。”

这起离婚案件中,丈夫小潘和妻子小赵因性格不合经常吵架,孩子一直随小潘生活,分居4年后,小赵觉得双方感情已无修复可能于是决定和小潘离婚。可对孩子抚养费和探视的问题,双方无法达成一致,一见面就吵得不可开交。

调解当天,小赵在法院视频调解室,小潘则在上田村调解中心,潘曙龙坐在“微法庭”电脑前,戴上耳机,视频时通过“背对背”的方式分别与两人进行深入沟通。潘曙龙在了解双方情况后,劝导小潘考虑小赵之前抚养孩子的辛苦,也请小赵父母和法官一同做她的工作,最终双方就探视和抚养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,通过浙江ODR平台在线签字确认,调解离婚。

如今,遇到拿不准的问题,潘曙龙随时可以通过“微法庭”24小时留言平台给法官留言,提出需求,法官会在收到请求的24小时内予以答复。如今潘曙龙对村里常见的纠纷处理都更有底气、更有信心,掌握专业法律知识,也让他在老百姓心目中更有威望。

普法课堂村里直播

“要播了!”一群村民拎着茶杯、匆匆拿上老花镜忙不迭往天目学堂走去。这可不是上世纪90年代弄堂里街坊邻居围坐看电视的盛况,而是村民们前去观看一起电信诈骗案庭审直播的场景。

随着全省首家文化礼堂在这里落成,上田村文化广场、天目学堂等各类文化场所每天都汇集大量村民,举行各种文化活动。

普法要送到群众当中去。临安法院在“微法庭”开通庭审直播平台,向村民提供“菜单式”直播清单,村委也可以自主选择并组织村民在文化礼堂等地观看民间借贷、危险驾驶、电信诈骗等农村多发案件的庭审直播。

上午9点10分,庭审准时开始,公诉机关指控邓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伙同他人利用电信网络骗取他人财物,共同参与诈骗达310多万元,应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。随后,法庭调查、法庭辩论依次进行,控辩双方对犯罪数额及被告人主观故意等方面展开了辩论,法院将在查明事实后择期宣判。

庭审结束后,承办法官通过直播在线向村民介绍犯罪分子的诈骗套路,提醒村民在接到贷款类电话时,千万要核实清楚对方身份,在申办贷款时也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。

法官讲完后,现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,不少村民说自己知道电信诈骗分子很狡猾,听了庭审和法官的讲解才知道原来防不胜防,平时要更加警惕,这样的普法形式生动形象,希望以后还能再组织。

用“身边事”教育“身边人”。“微法庭”将直观的普法小课堂送到村民身边,培育了一批“法治带头人”,达到普及一个教育一家的效果,为乡村治理大局和创建“美丽乡村”贡献一份力量。

临安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王文柱说,“微法庭”的“私人定制”式庭审直播功能,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,又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。以“微法庭”为圆心,借助法院的智能平台和法官团队支撑,充分发挥调解员的能动性,老百姓完全可以就近、就地化解矛盾,让纠纷消灭于萌芽,解决在当地,及早修复破裂的人际关系,重回和谐的生活状态。

首页 法院概况 统计数据 新闻中心 审判动态 执行信息 法庭聚焦 法院文化
主办: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法院 Copy ©right 2011-2015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临安新闻网 浙ICP备05078215号